isPc
isSmall
isPad
isPhone
新闻中心
NEWS
雕塑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时间:2018-07-24   访问数:373

最初接触雕塑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个年代与当下相比,思想闭塞,却又对仅有的精神思考饱含一份憨傻般的执着。那个年代的雕塑多半叙事宏大,艺术家并不完全为自己创作,而是为伟大而前所未有的时代和精神高度一致的集体话语而创作。这种创作基本已经形成一套四海皆准的完整创作体系和形式表象。毫不例外,我也正是这一代震人心魄的雕塑形式感洪流中的一个,是洪流中小小的涓滴,小小的缩影。

正值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处于研究雕塑“表现形式美感”的交叉路口,这种探索便成为了我那个时期创作的主要思考线索。当时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雕塑被一批中国艺术家引入国内,在相对闭塞的年代里,使国内的艺术创作者近距离接触原作成为可能。这种站在雕塑面前,体量的震撼、质感的震撼、技巧的震撼都是此生难以替代,无可比拟的。那批作品以肖像为主,古典主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所说“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那时我们目之所及的城市现代雕塑,以抽象、结构和解构为手段的雕塑作品简直寥寥无几。在我最初学习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更为吸引我的便是后者,它更有张力,摆脱了固有对应的表达指向,走向更为自由的自我表达,更加先锋与前卫。

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我试图将西方古典雕塑和当时主流的现代雕塑进行巧妙结合,打破古典的规则束缚,将对前卫的思考探究与当下杂糅的社会矛盾融入其中,使其在当下的语境中更有所指。当时阅读了有关形式主义的理论文章,如孙锡麟先生的《论形调》《转折 - 形体的本质》、章永浩先生的《雕塑语言的探索》等,有针对性的想在价值观念、艺术语言、造型规律、材料表达、创作方式等方面极力探究并作出创新。我不想被艺术传统时间轴里的定义束缚,在我的艺术国度中,艺术不分传统或现代,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雕塑也是如此。

在2000年后,随着步履在祖国疆域里的延伸,我开始对本土环境进行反思,并在艺术创作上进行本土化的实验,这似乎也正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最初学习雕塑就深受西方美学的影响,这是雕塑这门外来学科的原生环境决定的。然而艺术是人们思想的外化,外化的根基并非形式感本身,而是来源于本土环境给创作者带来的思考实践和感性刺激。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止一次对我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并非仅仅来自于民族范畴、国际范畴的自豪感。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于这个古老民族的哲思、智慧与力量。自此我便为自己未来的创作方向找到了思想基础,这是让我心安的一个开始。我多次前往西藏、内蒙、甘肃等地,从感性走到理性,从表象走到心灵。在风格、语言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对本土表达的探究从形式走到了精神。

联系我们
  • 联 系 人 :覃经理
  • 业务咨询:13568828836
  • 联系电话:028-66660106
  • 公司邮箱:330885660@qq.com
  • 联系Q Q:330885660
  • 公司地址: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镇万家村四组38号
  • 公司网址:www.yddsys.com
微信 QQ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