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Small
isPad
isPhone
新闻中心
NEWS
雕如何看待塑艺术的公共性
时间:2018-02-10   访问数:403

并不是把一件雕塑放在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小区等地方,它就能成为一件公共雕塑。当下大量的波普化、媚俗化、装饰化的城雕,不但没有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而且成为了充斥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垃圾。城市雕塑不仅要体现公共空间的独立性,还要在审美与思想层面对既有的僵化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话语展开批判。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卡尔·安德烈曾将古典雕塑到极少主义雕塑之间的发展过程概况成三个重要的阶段:作为形状的雕塑,作为结构的雕塑,作为地点的雕塑。在安德烈看来,这三个阶段可以分别对应于古典雕塑、现代雕塑与后现代雕塑。但是,我们会发现,当雕塑进入现代主义阶段后,其艺术本体的边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点”或“场地”替代了现代主义雕塑所追求的风格与“结构”。问题就在于此,一旦雕塑将“场地”作为艺术本体的核心,而不再将个人化的风格与自律的形式表达作为要旨,雕塑自身的观念也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此时也意味着,现代主义雕塑的历史将会走向终结。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安德烈、莫里斯、塞拉等为代表的极少主义艺术家终结了罗丹以来,以及由马约尔、布朗库西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雕塑的艺术追求。此后,雕塑从架上走向架下,从室内走向室外,并进入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场地”的概念已悄然嬗变,特指那些具有社会与文化属性的空间。

联系我们
  • 联 系 人 :覃经理
  • 业务咨询:13568828836
  • 联系电话:028-66660106
  • 公司邮箱:330885660@qq.com
  • 联系Q Q:330885660
  • 公司地址: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镇万家村四组38号
  • 公司网址:www.yddsys.com
微信 QQ 电话